之所以看這套劇,一半是因為我很喜歡導演陳慧翎,但光是導演還不足以讓我看一部戲

本來只打算上網找找劇情心得就結案,不過太多心得說自己看哭了,於是我就只能如此龜速的跟上了大部隊

這系列劇大量採用年紀小的青少年新演員,父母則相對採用資深演員,擦撞出的火花出乎意料的驚人

雖然也有出戲的地方但整體來說是好看的戲,能夠反映社會現實是以往台劇比較沒有的概念


媽媽的遙控器

undefined

我一直記得我的母親曾經說過,如果孩子有想法能執行當然沒關係,但如果孩子沒有,父母要幫孩子想一條出路。

所以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故事裡的媽媽覺得自己要為孩子的未來負責、要幫孩子做選擇

孩子看到的可能只是眼前,不想寫作業不想考試只想出去玩,卻看不到幾十年後的未來自己與別人的差距

可是父母看得見,所以父母通常比孩子還焦慮緊張

但是與其替孩子決定,還不如帶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有什麼樣的生活方式,讓孩子看見自己可能有的未來

然後再來告訴孩子,你的每個選擇都決定你通往什麼樣的未來,所以你想要怎樣的未來現在就要開始選擇

因為父母總是覺得孩子不會想、不知道,替孩子把未來扛在肩上,孩子沒有理解就被壓迫,結果只讓大家都痛苦


貓的孩子

undefined

這是離我最遠的故事,卻也是我唯一一個眼角泛紅的故事,很大原因是因為演員的演技非常好。

先不說鍾欣凌,劉修甫是這系列的年輕演員中我認為演技最好的一個,這個角色的反差很大,但是他詮釋得很好

我喜歡這個故事,是因為這個故事有拍出孩子對媽媽的依戀。

母親把婚姻失敗的責任歸咎給他,讓他過得萬分痛苦,但他看到母親被家暴還是難過又不忍,甚至不惜自殘只為了讓母親看他一眼

而母親承受的壓力太大了,丈夫嫌棄漏水、只愛小三、責怪孩子成績不好;妯娌輕視她,把她當傭人,又看不起她的孩子

為了應付這些母親疲於奔命,卻怎麼樣都做不到,於是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壓迫孩子

這是唯一一個有明確正向結局的故事,雖然我覺得有點假但又因為角色鮮活而希望這些角色能過得好,只能妥協了XD


茉莉的最後一天

undefined

我從小數學都是父親親自教的,我一直記得他曾經說過,我是他的孩子所以絕對不能數學不好,因為他自己數學很好

同樣的東西在我的手足身上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因為他在數學課的時候不夠專心所以父親氣到從此不再教他數學

我曾經非常著迷於閱讀小說,也嘗試過自己創作,被發現之後家人把我丟進補習班裡嚴格監控,作品被燒成灰燼

長大之後把創作當成興趣,卻不經意發現我寫出來的角色幾乎都是這些痛苦涵養出來的,有著我當時的影子

雖然我最後沒有變成故事裡面的主角,但我總是覺得在這方面我與這個故事驚人的相似

每個人都有需要與想要兩項清單,我們以為完成了需要清單就能做想要清單裡的事,但其實需要清單永無止境

可是這些需要清單真的是「需要」的嗎?我覺得是很有趣的人生課題


孔雀

undefined

這是一個我沒什麼共鳴的故事。

但是我很喜歡這個故事把媽媽的愛拍得很好,媽媽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許下的願望全都跟自己無關

因為對媽媽來說她的孩子就是她的全部,她的一切,是比她自己還重要的存在

這部戲也很漂亮的呈現出環境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影響,人情世故的壓力真的很不容小覷

有些時候大人對面孩子的問題總是想得很簡單,為什麼不拒絕為什麼不反駁為什麼要理會

可是大人自己的世界明明也充滿很多不容反駁不能拒絕的時刻,卻只會說小孩不懂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一隻孔雀,只是當我們都有著羽毛的時候,就看不出來誰是人類了


必須過動

undefined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裡媽媽的角色與演技,我們都覺得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無條件,但為什麼呢?

愛從來都不是無條件的,否則為什麼我們在找人生伴侶的時候有條件,又為什麼覺得天下有不是的父母

因為我們對做父母、做情人,都是有條件的,唯獨父母愛孩子好像就應該是無條件的…

所以我對無條件的愛嗤之以鼻。

這個故事給我很多既視感,也覺得把這個故事放在最後一篇很有趣。

除了母職之外,分數決定職業與居所、天賦發展都是異端邪說這件事,跟我們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同嗎?


寫這一篇很難。

我總是試圖針對劇情客觀的寫,可是又總是忍不住想要套進自己的經驗去看,所以寫得很慢又很少

而且既沒做到客觀,也沒辦法套經驗進每個故事,結果就變成了這樣的四不像

但至少我把我想寫的東西都寫了,這樣應該就可以了吧

arrow
arrow

    時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